新品质、新创造/PCB丨新品质生产力点亮兵团领域

央视乌鲁木齐新闻11月18日讯(丁安、郭国跃)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广阔田野里,一场由数字技术和智能装备驱动的农业革命正在悄然兴起。无人机巡航、遥感监测、全产业链数字化管理……这些以前停留在实验室的概念,如今已成为兵团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活实践。 数字农业:从“体验农业”到“精准检测” 在指挥室自动使用高空遥感设备。 “以前,农民依靠经验来判断棉田的生长情况,但现在他们依靠数据。”新疆江天航空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周浩指着大屏幕介绍,该公司研发的全厂遥感监测系统,每三天可生成农作物生长报告。借助多光谱遥感技术,灌溉施肥规划精度提高40%以上。 江天科技工作人员处理数据(央广记者郭从月供图) 同时,该系统还可以结合天气数据和土壤湿度,动态预测产量,让农民主动与加工企业协调,实现市场订单。从“靠天吃饭”到“知天行地”,数字技术正在重塑传统农业的边界,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扎根大地,用代码和卫星遥感编织现代农业新形象。 公司现有团队80余人,其中博士4人,研究生7人,其中本科以上学历占55%。我们的研发团队超过30人,涵盖农学、农业机械、遥感、地理信息和计算。 新疆江天航空科技有限公司技术总监贾军表示,公司坚持自主研发,推动创新。经过5年的持续技术攻关,我们已形成完整的技术体系,拥有29项独立知识产权,其中发明专利4项,实用新型专利5项,软件著作权20项。 公司不仅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兵团首批中小企业专业化企业之一,还建立了“数字农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2022年,第二波国家数字农业创新应用基地建设项目获批,总造价3000万元,开展数字农业综合技术试点创建和集成示范,为数字农业综合技术试点创建和集成示范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科技支撑推动兵团和新疆现代农业发展。 智能装备:从“人力巡逻防空”到“天地网眼” 当数字技术在天空编织出“天网”时,巨大的无人机在地面上托起“铁翼”。在石河子天宇导航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宇导航”)无人机生产基地,工人们正在组装翼展18米的大型无人机。 “这款红燕无人机(HY100)有效载荷1900公斤,航程1800公里,可在同一平台上进行多种场景作业。”天宇航天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涛说。 该模型可配备多光谱相机、激光雷达和播种系统,以实现综合田间巡逻、播种和作物喷洒作业。北斗导航、AI路径规划,作业精度达到米级,提升效率与其他手术方式相比节省50%。 鸿阳无人机(HY100)(摄影:总台央视记者丁安) 李涛介绍,计划控制业务无人机监控正在向新疆、甘肃、内蒙古、黑龙江等地区拓展。 “无人机在农林牧业领域的应用,正在以前所未有的精准度和效率保护着祖国数万亩良田和草原。”李涛说。 基于智能算法和遥感数据集成,无人机可动态生成不同农药施用处方图,对病虫害进行精准识别和针对性防治,减少农药使用量30%以上。 随着5G远程控制系统的成熟,操作员现在可以同时控制多组无人机的操作,进一步降低人工成本。目前,企业正在加速“ae一体化”建设“区域、空间、地面”智慧农业服务平台,推动农业生产全流程数字化、智能化。 全产业链:从“单点推进”到“系统创新” 从浩瀚的沙漠海洋到肥沃的绿洲田野,图木舒克市兴安镇正在探索沙漠油菜种植与加工一体化的循环发展道路,形成了防沙绿化、农作物种植、深加工、销售为一体的产业链。 在兴安市姚斯巴工业园区的中央加工厂,姚斯巴被转化为优质食用油和化妆品原料。 图木舒克市兴安市委副书记李牧表示,目前兴安市姚舒那工业园区已设立企业13家,形成了“种子繁育-规模化种植-农业生产”的闭环产业链。“机械及装备制造—精深加工—饲料加工—特种养殖—有机肥加工—土壤肥料”。年产值突破1.5亿元,职工人均收入增加2.3万元。 芝麻油(央广记者丁安供图) 小柏树可以连接“治沙、富民、产业链”的绿色循环经济模式,在沙漠中培育出真正的“金豆”。 “除了啤酒、面粉、食用油外,化妆品企业也前来调查。我们的尤娜豆虽小,用途却很多。”李默笑着说,兴安市的尤娜产业链已初具规模,未来种植面积将扩大至100万亩,打造南疆加油产业集群,推动从“一豆”向“百亿链”的跨越。 这片曾经饱受风沙摧残的土地,如今却充满力量以绿色动能打造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从遥感监测到智能装备,从单点示范到系统重建,兵团正在以新的生产力重新构想农业的未来。在这片热土上,科技与土地深度融合,正在开启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

你会喜欢下面的文章? You'll like the following artic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