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谷”丰收,武汉勇敢迈向创新高水平

- 编辑:admin -

“五谷”丰收,武汉勇敢迈向创新高水平

“武汉市正在加快向沿海向内陆开放的新地区转型,今年前三季度,全市GDP增长5.6%,经济总量位居前10名城市第二位。武汉市立足一城三廊一带重点区域,全力打造国家科技创新中心,在各领域代表国家参与全球科技竞争中占据优势。” 11月15日,在华中科技大学第十七届企业家大会(武汉)上,武汉市主要领导发表了雄辩的演讲。 “五谷”盛开。目前已形成以光谷、卡尔谷、星谷、互联网谷、药谷为核心的产业布局。武汉正在科技创新轨道上全速前进,以建成高水平科技创新高地为目标化。光谷:创新之光照亮产业丛林。从光电信息产业的全球领先,到全球最快的高速磁悬浮测试线、存储芯片、集成光电芯片、空心光纤、水稻造血等自主创新技术。如今的光谷已成为科技创新的高地和产业发展的沃土。作为首批国家高新特区和第二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2024年光谷地区生产总值将突破3203亿元,比上年增长7.1%,国家高新特区综合评价位居全国第六。目前,光谷已形成以光电信息、生命健康两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群为主导的现代产业体系。人工智能等未来产业近年来,量子信息和人形机器人正在迅速发展。培育了化工科技、长江存储、长飞光纤等龙头企业,在国家数据库、中国电子竞技、交互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创造了“日本第一”。 2025年,光谷创新将继续。在全球最大的仿人机器人创新中心,数百台机器人在23个高级模拟场景中学习生活技能,每年收集超过100万条交互数据。 z爱动太初大规模模型已迭代至4.0,打造60多个垂直领域模型,实现100多个商业场景。华杰源光电科研创新园现已投入运营,光模块年出货量突破4000万颗,巩固了其全球最大光模块研发生产基地的地位。此外,东湖科学城初步建成形成“1个国家研究院+13个国家重点研究院+6个湖北省级研究院+8个重大科学装置+66个国家创新平台”的战略科技力量阵列,三位一体“产业创新城”发展路径日益清晰。目前,光谷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738家,国家级专业企业和新“小巨人”企业172家,优质科技企业5800多家,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企业1240家。企业总数超过16万家,市场主体超过24.9万家。下一步,光谷正加快步伐,努力跻身全国前五高新区之一。 ()11月19日,东风一英里出行暨中国车谷2025大湾区产业招商活动在深圳举行。揽图汽车、一派科技、猛狮科技、神龙汽车、莲花跑车、吉利银河等“车谷造”品牌的旗舰车型正从长江之畔前往粤港澳大湾区,扩大影响力和市场。车谷:转型之轮推动智能化提升成为湖北汽车转型和产业基地的“重点”。开发区武汉经济区这个从“中国车谷”走向“世界车谷”的市场“支点”,正以其雄厚的产业基础和持续的创新活力,加速迈向全球汽车产业新高地。武汉是国内汽车行业汽车品种最齐全的城市。拥有汽车零部件企业1000多家,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500家。目前,武汉市是国家情报中心。 武汉获批智能网联汽车试验示范区(武汉)和“双智试点”城市。该市拥有黑芝麻科技、华为智能网联汽车创新中心、一卡通、新青科技、光听信息、旷视科技等160家大型企业。在新能源智能电网互联的方向上,车谷将继续努力,开拓新的轨迹。报告称,武汉经开区将打造以产业链为重点的创新链,大力发展嵌入式智能机器人、低空飞行器等汽车技术相关产业,努力打造“中部地区产业技术融合创新先行区”。这一转变的背后,是“光谷设计,汽车谷智能制造”的联合学科。东风与中国一信息科技联合44家合作伙伴共建汽车芯片实验室,解决“卡脖子”问题。国内首款高性能汽车MCU芯片即将推出。 935台工业机器人将在智能车间协同作业,进行四种型号的混合生产。 “胡萝卜跑”自动驾驶服务覆盖武汉市3000平方公里、人口超过770万,奠定了武汉“无人驾驶第一城”的地位。值得注意的是,国家下一代人工智能自动驾驶开放创新平台华中区域中心落地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这意味着武汉向建设全球最大的长距离自动驾驶示范区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双智”不断推动武汉和“中国车谷”汽车产业创新发展。在 2025日,我国首批柔性卫星生产线在武汉中国星谷全面投产。星谷:航天箭指向未来工业的卡米诺。以武汉国家航天产业基地为核心的星谷,是未来产业的重要中心,正在成为一根长棍。目前,武汉民营航天企业加快设立,“星箭云材”上下游产业链(火箭、卫星、云网、材料)齐聚,培育出1家独角兽企业、2家符合科创委上市要求的企业、3家国内新型专业“小巨人”企业。民用航天“四证”完成,装备制造业资质清单核定。年生产能力240颗卫星和50枚火箭。它成功发射了35枚火箭,并将67颗卫星送入轨道。已进入全省前五大优势产业集群,助力武汉打造千亿美元商业航天产业,进入中国航天产业第三极。从卫星研发到火箭发射、芯片制造和应用服务,星谷构建了覆盖全产业链的航天生态系统。 “中国星谷”正在成为新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场所。网谷:数字盾牌赋能实体经济 在武汉机场经济技术开发区(东西湖区),“中国网谷”正在培育以网络安全为核心的数字经济新动力。国家网络安全基地“1+2+N”产业体系日趋完善,注册企业超过300家,核心领域研发超过50亿元的场馆和一批28家超标企业和8家“瞪羚企业”,形成了网络安全的人才山、创新山、产业山三座山。今年以来,云从科技与华为签约,在华中地区建设大型综合大型AI模型训练推广中心,打造AI安全基地。为探索第五代产业园发展新模式,桥口区与中国电子光谷合作建设汉江人工智能产业园。网络安全基础设施目前通过以武汉金银湖研究院、黄河研究院为主的八大平台进行部署,形成了创新矩阵。我们已重新加盟各类企业300余家,培训网络安全人才3000余名。网谷“数字长城”不仅保护网络空间,还保护网络空间不适当地增强了实体经济。 10月30日,全国首个安全自主机器人仿真训练营在武汉市东西湖区国家网络安全人才创新基地正式投入使用,打破了国外企业在机器人仿真训练核心技术领域的垄断,为全球嵌入式智能产业链引入强大的“中国引擎”。药谷:“中国药谷”是一片健康繁荣的沃土,拥有光谷生物城、光谷南大健康产业园等产业集群。 2024年,武汉相关产业规模将达到5546亿元,位居中部地区第一。作为“中国药谷”的旗舰机构,光谷生物城汇聚了4200多家企业,培育了531家高新技术企业、3家百亿级大企业、400多家在研企业。新一类药品,占全省的90%。已获得三类医疗器械认证313件,占全省总数的70%。综合竞争力位居全国前列,居中部地区第一。光谷南大健康产业园毗邻光谷生物城,围绕生物医药系统、医疗器械、生物制造等产业体系已形成集聚效应。 2024年被工信部评为“中国最具生物安全产业园区”,成为湖北省唯一入选的产业园区。目前,武汉已引进和培育了联影医疗、药明康德、国药控股、迈瑞、华大智造等多家骨干企业。人福、远大、健民、马应龙等企业跻身中国医药行业百强。拥有生物制药等3家独角兽企业lp、爱博科技、安瀚科技等15家上市公司正在培育中。滨汇生物的加州两类抗溶瘤病毒药物、人福药业的新型靶向药物等全球首发成果陆续出现。迈瑞医疗、福沃制药等公司纷纷效仿并在该地区立足。 “研发大楼、转化园区、制造基地”的垂直生态系统日益成熟,使药谷成为全球生命健康产业创新的热点通道。 “五粮协同”产生几何增长势头。 “五粮”的竞争力不仅在于其独特的先进性,更在于其在“星光合作、车灯合作、医疗光合作、光网合作”方面的合作。 “五粮协同”愈演愈烈,呈现几何增长势头。光谷星谷搭载北斗首款全频高精度芯片,全球首个具备“千里眼”能力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网谷陪伴车谷,天融信车载互联网安全防护系统为车谷打造45.3万辆智能网联汽车,提供网络漏洞预警、防范攻击。与星谷网谷合作,航天科普产业“行云计划”卫星星座将为网络安全数据传输提供空间保障,网络安全技术为商业航天测控系统安全保驾护航。药谷正发挥光谷优势,光谷生物城依托光电技术攻克内窥镜图像处理瓶颈,心肌旋转切割设备已达到国际最高水平。合作开发背景为乌哈n的“一局”设计思维和精准高效的投资服务。依托“楚商回乡支点”等专项活动,今年1月至8月,武汉围绕“五粮”产业开展1500余场招商活动,吸引开工建设亿元以上项目2170个。咀嚼海内外企业家回归产业、回流资本、实施项目。项目再投资、总部搬迁和人才回国的强劲趋势正在加速。 12月18日,2025武汉招商活动盛大开幕!江城武汉以开放包容的态度和蓬勃的活力,竭诚欢迎国内外客商百忙之中出席盛会,合作推动武汉经济高质量发展。 (通讯员 陈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