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学新增三名教职人员
- 编辑:admin -武汉大学新增三名教职人员
湖北日报讯(记者 田培文 萧山通讯员)11月21日,两院2025年学士选举结果正式公布,武汉大学新增3名学士。其中,武汉大学物质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教授刘正宇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刘全胜,武汉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国家“双一流”土木工程建设领域带头人。武汉大学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院长、教授姜卫平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据了解,两院院士的选拔,彰显了国家战略需求导向和创新引领新生产力的发展需要。 2025年,我们公司学校拟选举中国科学院院士73名、中国工程院院士71名。联选后,中国科学院院士总数达到908人,中国工程院院士总数达到1002人。此次,湖北省新入选学者11人,其中包括首位外国学者。这是新当选学术委员人数首次超过两位数,位居全国前五,也是历届新当选学术委员人数最多的一次。目前,武汉大学共有两所学院的20名学者在读。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12人。他们是李德仁、朱玉贤、龚建亚、舒红兵、张平文、夏军、徐红星、都贤康、周翔、宋宝良、刘胜、刘正友。这是八位中国工程院院士,分别是Li 德仁、刘经南、张祖训、李晓红、李建成、徐秉和、刘全胜、蒋卫平。刘正宇先生。刘正友教授,武汉大学物质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入选教育部重点人才计划特聘教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获得者。多年来从事凝聚态物理和声学领域的研究,在声子晶体、声学超材料、拓扑物理等方面做出了许多原创性贡献。他在《Science》、《Nature》和《Physical Review Letters》等期刊上发表了 200 多篇文章。谷歌学术总引用次数超过2万次,单篇文章最高引用次数超过6000次。是Elsevier多年来在中国出版的最新出版物的作者。他也被列入被引学者名单。他曾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和国际语音协会布里渊奖。现任《Physical Review Letters》系副主编(DAE),《中国物理快报》、《National Science Review》、《Science Bulletin》编委。刘全胜先生。刘全胜教授现任武汉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武汉大学国家“双一流”土木工程领域建设负责人。教育部重点人才计划特聘教授、国家“973”计划首席研究员。现任中国煤炭协会常务理事、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常务理事、软岩工程与深部灾害治理分会会长、中国机械采矿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有色金属协会。曾任《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岩石力学学报》、《采矿科学学报》、《煤炭科学与技术》、《Rock Mechani》编委,《CS Bulletin》等编委。主要致力于深部工程围岩稳定性及破碎/膨胀变形灾害防治研究,快速、安全复杂地质地层TBM掘进技术、开采过程煤岩信息智能识别识别与决策控制、碎岩热、机械、水多过程相互作用的灾害发生机制模拟与控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0项,国家重大项目10余项,重大工程研究项目40余项。发表SCI论文250余篇,IE论文460余篇。cles,获得发明专利69项,出版著作3部。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4次(一等奖3次、二等奖1次)、国家教育成果二等奖(一等奖)1次。蒋卫平先生。蒋卫平教授现任武汉大学科技发展研究院院长、原武汉大学卫星定位与导航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教育部重点人才计划特聘教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奖获得者,入选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资助计划和国家百千万工程。多年来致力于高精度卫星导航定位技术及其工程应用研究。他在某方面取得了开创性的成就在全球导航卫星系统基站网络、坐标系和全球海平面等领域开展研究,为我国北斗地面加固系统和空间参考点的工程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4次,国家教育成果二等奖1次,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863计划等项目80余项。发表论文310余篇,著作3部。现任中国卫星定位导航协会副理事长、教育部科委委员、湖北省珞珈研究院首席研究员。他是一位为国家做出巨大贡献、荣获光华工程科技奖的中青年专业人士y奖和中国青年科学技术奖。 (武汉大学供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