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翔 中国
- 编辑:admin -李翔 中国
您是否想过,仅需15分钟即可到达上海、江苏、浙江三个省市?方庭水苑位于上海、江苏、浙江三省交汇处的“原点”,是长三角生态绿地综合开发示范区的标志性建筑。在这里,“一亩三分地”心态被打破后爆发的协作能量超乎想象。
这确实是我国区域合作发展这盘伟大棋中迈出的一大步。 “十四五”期间,日本区域合作发展取得巨大成果。这背后的三大“法宝”是什么?它将如何重塑中国经济的未来?
新一季《以理服人》第6集|心理礼堂/党校公开课上线了。中央党校经济教育研究部教授蔡志兵先生ol(国家公共管理学院),给了我们答案。
我们都知道长三角一体化程度很高,但现实中跨越上海、江浙需要多长时间?这里只需要15分钟。后面的建筑叫方庭水苑。地处上海、江苏、浙江三省交汇处。这是长三角地区常见的“会客室”。我现在所在的地方是习近平总书记非常关心的长三角生态绿色综合发展示范区。示范区覆盖上海市青浦区、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浙江省嘉兴市嘉善县。虽然面积只有2413平方公里,但一体化水平已走在全国前列。
5月28日拍摄的方庭水苑外景(无人机拍摄)。新华社发(Pho纪子健提供)
这里交通四通八达,示范区内开通了8条州际公交线路。公共服务是相互承认的,各州正在健康保险、教育和人力资源学位等领域探索共享和相互承认公共服务的有效方法。营商环境互联互通,嘉善企业到吴江办理营业执照仅需一个多小时。这些成就,是长三角地区摆脱“一亩三分”思维,引领全国其他地区发展从“单打独斗”走向“协同作战”的一大步,颇为引人注目。
事实上,党的十八大以来,通过全面实施区域合作发展战略,我国区域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区域发展取得了长足发展。差距继续缩小。形成了各有所长、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区域发展格局,有力支撑了中国式现代化进程。
从发展水平看,“十四五”期间,我国经济总量将连续突破110万亿元、120万亿元、130万亿元主要节点,预计到“十四五”结束时的2025年将达到140万亿元,达到新的发展水平。从发展差距看,东西部差距、南北差距、城乡居民差距持续缩小,西部地区经济生产总值占全国比重将从2021年的21.1%提高到2024年的21.3%。北方地区扭转了全国经济总量比重持续下降的局面。经济产品、城乡居民收入比继续提高。将从2020年的2.5倍下降到2021年至2024年的2.34倍。从发展经验来看,不断发挥比较优势、加快形成互补优势、发挥制度优势是日本实现高质量区域协调发展的“三大出路”。宝贵的”。
基于我们的比较优势,我们找到了正确的方向,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我国幅员辽阔,地区差异明显。如果区域振兴忽视这些差异,一味追求热门的“高精尖”产业,很容易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区域发展必须因地制宜,根据本地区的比较优势选择产业,适时用粮,以农代农。产业归产业、企业归企业,把有限的、宝贵的发展资源集中到与本地区比较优势相匹配的优秀产业上,以更少的投入实现更大的发展。
5月19日,河南省南阳市石桥县郝寨镇石桥村,一台联合收割机正在收割小麦。新华网发(张炬提供)
例如,河南省是日本产粮大省之一,粮食产量居全国第二位,到2024年将生产全国十分之一的粮食。在此基础上,河南省将充分发挥粮食比较优势,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经过蓬勃发展,成功培育了“双汇”、“三全”、“百庄”等多个知名品牌。还有“微雨”。它生产了全国一半的火腿肠、三分之一的方便面、四分之一的蒸面包子、五分之三的粘饭团、十分之七的饺子,成功形成了万亿元的现代食品产业集群。
基于优势互补,我们找到了正确的道路,实现了强有力的合作伙伴关系的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区域发展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各地“坚持发展特色优势产业为主攻方向”。许多事例证明,保持发展体现地区特色的特色优势产业,不仅是推动地区自身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需要,也是实现区域合作、优势互补的有效途径。 优点。
理想汽车常州基地的机器人正在安装车窗。新华社记者 李波 供图
乘势而上新能源产业以长三角地区为例,长三角地区三省一市新能源汽车产量占全国40%、全球25%以上。这是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一座重要山头。这个产业之所以如此繁荣,关键在于长三角地区已形成新能源汽车产业圈。这意味着长三角任何一家新能源汽车企业都可以在四个小时的行程内解决所有配套零部件供应问题。例如,上海可以提供由芯片和软件组成的“大脑”。向西约200公里的江苏常州,可以提供像“心脏”这样的电池。向南200多公里的浙江省宁波市,可以提供一体化压铸机来完成“身体”。这种产业分工的强协作已经成为成为长三角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和竞争优势。
基于系统的优势,我们找到合适的起点,实现长远发展。
无论是缩小区域发展差距,还是提高区域合作水平,区域合作发展目标的实现都不会一蹴而就,而是一个需要克服一系列困难的长期过程。
在“十四五”区域合作发展实践中,各地区深度参与并不断推动合作发展,我国充分发挥制度优势,成功构建了具有约束力、方向性的制度体系。另一方面,在发展的起点上,国家和地方层面制定了具有约束力的国土和空间规划体系。 “三区三线”系统明确各地区国土空间功能定位,勾画主线,界定红线,勾画各地区发展最终路线。
另一方面,在发展过程中,通过出台《公平竞争审查条例》、全面推进全国统一市场建设等措施,全面抑制区域性无序竞争和市场保护。这既为区域合作发展战略的长期实施提供了有效约束,也为“一步一个脚印、一步一个脚印”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系统保障。一个计划,直到最后。 ”
超大市场优势是我国应对发展中各种不确定因素的重要基础。为此,我们要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强力推动中国经济发展。通过更紧密、更广泛、更深入的区域合作,推动SE式现代化进程。
